中国园林网11月26日消息:初冬时节,黄河三角洲五彩斑斓。清晨,随着太阳升起,黄河与大海渐渐显示出清新的轮廓,天水融合处骤然飞出万道霞彩,红彤彤、黄灿灿,与遍地火红的碱蓬映成一片。此时,阵阵长雁迎日而飞,无垠的芦花荡起金色的波浪。
天下奇观在黄河,黄河魅力在河口。站在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区的远望台上,刚刚参加完党的十八大归来的市委书记姜杰望着眼前美景,感慨而坚定地说:“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,东营必须借鉴世界大河三角洲开发的经验教训,摒弃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创建一座生态文明的典范城市。”
从改造自然到敬畏自然打造东方最美湿地
滚滚黄河,滔滔渤海,黄蓝交汇,孕育了神奇的黄河三角洲,诞生了年轻的东营市。在黄河独特水沙条件和渤海弱潮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下,形成湿地总面积830万亩。其中230万亩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、最广阔、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,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6处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之一;这里还是东北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、越冬地和繁殖地,素有“鸟类天堂”的美誉。
但是,上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,黄河下游先后22年出现断流,造成黄河口湿地大面积退化萎缩,湿地质量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,使得土地碱化、沙化严重,使一直依赖自然形成环境生存的东营人受到了威胁,城市建设受阻,农民种地成本增加。市委副秘书长、政研室主任李寿凯说:环境的变化让东营人在反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人类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,只有以自然为本,才会有我们的生存与发展。
东营人确立了“生态立市”的发展新理念,从恢复湿地生态入手,投资22亿元实施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,目前已修复38万亩;启动实施了投资28亿元的11处生态林场建设试点,计划三年造林35万亩,今年即完成造林11万亩,并将沿黄河规划建设200平方公里的生态林带,沿海规划建设175平方公里的生态林带,打造沿黄、沿海生态屏障;全面构筑水网水系,投资34亿元实施了金湖银河生态工程,开挖了31.4公里的两条生态河道,引黄河水自流入城,实现大河大湖大海相贯通,形成“大水面、大绿地、大湿地、大空间”特色,构筑起森林环抱、湿地相间、水系环绕、绿茵棋布的生态系统。
鸟类与植物是生态最权威的鉴定者。目前,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296种,数量由20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,其中国家一、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9种,东方白鹳、丹顶鹤、黑嘴鸥等三种珍稀濒危鸟类种群数量分别占全球的11.7%、15.2%和18.8%。东方白鹳由候鸟变为留鸟,成为我国东方白鹳重要的繁殖地。种子植物发展到393种,其中旱柳、柽柳、芦苇、盐地碱蓬等野生种子植物116种,拥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7.5万亩,自然草地18万亩,自然柽柳林27万亩,自然芦苇45万亩,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。被评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、全国优秀自然保护区。
“东方湿地之城”的美誉戴到了东营头上。
从唯我所用到合理使用打造北方鱼米之乡
驱车行驶在黄河口附近的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,一个个百亩方塘整齐排列,更远处则是一片片荒滩草甸,一望无际。
尽管海参已进入冬眠,但在海跃水产养殖公司的室内育苗车间,自育海参苗已经有小手指般大小。半年前,该公司投资3.4亿元建设的248个共占地2.7万亩的标准化养殖池全部投入使用,预计年产优质鲜活海参2000吨,产值3.2亿元,是目前全国建设标准最高的单片海参养殖区。海跃水产公司的母公司是一家盐化工企业,公司董事长宁鲁光介绍,引进来的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首先进入海参养殖池塘,随着海水卤度逐渐增大,逐步养殖虾蟹、卤虫等,到最后盐度较大、体积较小的养殖尾水则进入盐场,制取原盐以及提取溴钾镁等。一举多得,渔业养殖有了污水处理厂,尾水不再直排污染大海;盐化企业无需过量开采地下卤水资源,还更高效地利用了空间,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。
谈到今昔变化,宁鲁光告诉记者:以前这片荒地荒滩也开发过使用过,但那时是“以我为主”,随意开挖养殖塘、随意引用海水、随意排除污水,养殖产量一年比一年低,遇到天文大潮时,几乎所有的养殖塘都被冲为平地;自从市里建了防潮大坝后,按照统一规划,大家合理用地、循环使用海水,投入少了,效益反而更大了。“一个百亩海参塘一年就是一百万,吓人吧?!”宁鲁光咧着嘴笑着问记者。
从改造自然唯我所用到取法自然合理使用,东营人开始懂得珍惜自然、爱护自然。垦利街道六村党支部书记孟昭君带领全村人成立了“民丰社”大米合作社,他们用菌肥替代化肥农家肥,用生物制剂替代农药,采用“以虫治虫”“以菌制菌”技术,生产出的有机大米一公斤60多元钱,而且供不应求。如今,合作社种植水稻3000余亩,辐射垦利县水稻种植面积12000多亩,带动周边10几个村的1万多名农民依靠水稻种植致富。
目前,东营市大闸蟹养殖达到80万亩,海参养殖达到16.5万亩,奶牛存栏达到6.7万头,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,正在实施过亿元的种养殖项目30个。泰国正大集团投资20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开工建设,五年内建成畜牧养殖加工、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等五大基地,将逐步实现100万头生猪产业链及100万亩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的规模,建成世界一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。江西正邦集团投资16.48亿元的生态农业产业园暨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,将构建起“种养加一条龙、产供销一体化”全链条产业模式。今年,东营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