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市场动态 > 山东:威海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
市场动态

山东:威海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

来源: 中国环境报 作者: 日期: 2012/12/6 11:27:04
“威海的环境真是太好了,是我见过的最干净的一座城市。”在山东省威海市幸福门广场上,领略过海边的秀美风光后,3名外地游客正在谈论着这座小城,那份自豪的表情仿佛他们也是当地人……

发展如何更绿色?

在威海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,提出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,即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省平均水平,社会发展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,生态环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,实现区域生活品质、城乡文明程度、社会管理水平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。

围绕绿色发展,威海市大力推进结构调整,以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抓手,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脱胎换骨,努力构建低碳、绿色产业体系。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,启动建设了石岛湾核电站和3个光伏发电项目,建成了华能中电一期、二期等11个风电项目,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打造的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。

威海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,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严格限制“两高一资”项目上马,加快落后和过剩产能淘汰步伐,先后关停立窑水泥生产线14条、小火电27.1万千瓦,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24.3万吨。加快推进电厂脱硫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,全市13家燃煤电厂全部建成脱硫设施,新建改造万吨级以上的污水处理厂10座,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34.5万吨/日。切实加强减排工程运行管理,对绝大部分的电厂脱硫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都分别安装了DCS控制系统和中控系统。

威海市严格执行环评制度,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。建市以来,全市因环境影响问题共否决和暂缓审批超13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和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内资项目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,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,被省政府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市,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4家企业被确定为试点园区和试点企业,在试点园区和企业共实施重大循环经济项目56项,总投资21亿元,已有33个项目见成效。

宜居城市怎么建?

坚持生态立市,建设宜居城市,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根本,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环境福利。

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,威海市狠抓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,建成了32条尾气检测线,开展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,实施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。积极发展绿色公交,对市区99辆尾气超标的小公共汽车实施了集中退市,对市区1506辆出租车进行了双燃料改造,购置和改造天然气公交车108辆。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力度。

威海市坚持陆海同防同治,编制实施了海岸线发展利用规划,加强了海岸带的管理与保护。以半岛流域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的实施为契机,近3年对全市38个工业废水排放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,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3.5万吨/日。投资1.2亿元对市区15条河道实施了以“控源截污、河底清淤、景观打造”为重点的生态化改造,铺设沿河污水管网208公里,并网封堵沿河排污口近千个,清理淤泥垃圾60多万吨。从2011年开始,投资近3亿元对全市26条主要河流实施了以“清污、疏浚、蓄水、修复”为重点的综合治理。

为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和资源化步伐,威海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,投资3.3亿元升级改造了威海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置设施,建成了垃圾处理厂二期焚烧工程。加大市区周边采石场的规范整治和生态修复力度,对集中开采点之外的56家采石场予以关停并进行了生态修复。

威海市环保局局长刘德柏对记者说:“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、环保优先,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法制建设,加强环境科技创新,弘扬生态文化,积极推进节能减排,优化产业结构,让威海的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净、空气更清新、人居环境更优美,真正打造成人人向往的生态宜居城市。”  

推荐阅读:

大连向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迈进

湖南:郴州加快创建生态宜居国家园林城市

天津:大力推进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

天津: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实施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

(来源:中国环境报 )

编辑:郁金香

图片资讯
关于我们 | 会员服务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设为首页 | 添加收藏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建站 | RSS | 产品库 | 搜索云
版权所有:中国园林网 yuanlin.com 客服邮箱:Service@Yuanlin.com 电话:0571-81999581
战略合作: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
  经营许可证编号:浙B2-20100396
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:33010020106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