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城市环城林绿化工程图
森林公园分布图
中心城区:沿街单位要“开墙透绿”
按照《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》,我市中心城市建成区单位绿地建设按照减噪滞尘、消除有毒气体、调节小气候的需要,绿地率不低于20%,公共服务设施如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休闲疗养院所等,绿地率达到35%以上,沿街单位应积极实施“开墙透绿”。
按照《规划》,结合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定位,新增公共绿地1998.45公顷。新(改)建城市绿地和广场20个,提档升级休闲公园30个,屋顶绿化面积达到190万平方米,生态林荫停车场20处,新建广场等5处,市级“园林小城镇”42个,“花园式单位(小区)”达到650个。
到规划期末,实现绿化覆盖率达到40%以上,街道树冠覆盖率达到25%,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平方米,减少对地面的硬化,新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达到30%,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,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。
打造3条国内外知名 森林旅游精品线路
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,我市将以森林公园为基础,建设特色浓郁的森林旅游产业。到规划期末,建成以生态观光、休闲度假为主的森林旅游区,推出3条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森林旅游精品线路,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立起集旅游、观光、度假、养生、科研于一体的森林旅游体系。规划重点打造的3个森林旅游产业带,分别为沂沭河湿地休闲观光带、蒙山绿色养生休闲带、沂蒙红色传奇体验带。
记者了解到,我市将以全市现有的16个森林公园为主要载体,发展以蒙山、孟良崮等国家级、省级森林公园为主、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、国有林场为辅的森林旅游产业基地,构建功能多样、特色浓郁的森林旅游产业。
我市将加大对全市范围内森林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,提升接待服务质量,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。努力完善森林旅游景区的对外交通、供电、供水、供热和通信等公共设施,改善森林旅游接待环境,推进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一体化。不断提高森林旅游景区的软件和硬件环境,增强综合吸引力,改善游客体验质量。
新闻链接:沂沭河湿地休闲观光带
规划范围包括沂水、沂南、兰山、河东、莒南、临沭、郯城、苍山等县区。该观光带主要依托沂沭河水系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资源,包括省级森林公园5处、市级森林公园2处,湿地公园3处。 沂沭河湿地休闲观光带凸显我市美丽的水系风光,以及多样性的水生物,集观光、游玩于一体。
蒙山绿色养生休闲带
规划范围包括蒙阴、平邑、费县、沂南四县。该区主要依托蒙山山脉建设的森林公园、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资源,包括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、省级森林公园4处,市级森林公园3处,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,国家地质公园1处。绿色养生休闲带主要体现沂蒙山的壮美,以及茂密的森林所带来的天然氧吧的美好感受。
沂蒙红色传奇体验带
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分区,西北部分区包括沂南、蒙阴、费县、沂水4个县,主要依托孟良崮战役为核心的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,整合中共山东分局旧址、抗大一分校、沂南烈士陵园、战邮纪念馆、战工会、沂蒙山小调诞生地、大青山突围纪念地;东南部分区包括兰山、河东、莒南、临沭4个县区,主要依托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和苍马山省级森林公园,整合新四军军部、华东革命烈士陵园、115师旧址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,构建一个以观光、体验革命老区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。
推荐阅读:
(来源:琅琊网)